滁州:聚焦“四个第一”,致力于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滁州市瞄准“新三样”,奋力抢拼新赛道,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值连续两年翻番,今年1-10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60%,全年预计将超1300亿元。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落户滁州9家,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产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
滁州市坚持招商“第一抓手”,壮大产业规模。聚焦光伏产业头部企业、关键环节,精准制定招商图谱,积极开展季度招商攻势,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和应用场景招商,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累计引进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超130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以上光伏项目24个、总投资621亿元。同时提高转化率,建立领导联系包保重大项目制度,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
滁州市还坚持打造“第一产业”,加速聚链成群。将先进光伏作为滁州“首位产业”,坚持链式发展路径,建立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光伏产业链链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完善配套、集群发展。他们积极抓龙头带动,支持隆基、正泰、捷泰、中润等头部企业持续扩大投资,打造“链主”企业群。全市光伏企业发展到93家、其中规上企业57家。同时注重延链补链,发挥龙头企业磁吸作用,积极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硅片、电池片、边框、光伏玻璃、封装胶膜、跟踪支架、焊带、背板、组件等完整产业链条。此外还着力抓平台建设,促进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整合链接,初步形成以滁州经开区、凤阳县为“双核”,其他县(市、区)协同发展的产业承接平台。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赋能光伏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塑造新优势。建成安徽石英砂纯化和光伏玻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2个,贝克勒尔光伏研究院、高效光伏电池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光伏材料创新应用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研发机构加快建设。滁州新一代单曲高效光伏组件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隆基太阳能单晶perc电池、异质结电池和晶硅一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创世界最高纪录。
滁州市还对标省内先进、长三角一流,着力创优“亭满意”营商环境,全力培优光伏产业良好发展生态。他们创优政策环境,编制光伏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同时创优服务环境,开展“党建聚链、助企发展”行动,常态化召开工作推进会、企业家恳谈会、产业链党委会等,今年以来闭环解决产业链发展各类问题70余件。此外还创优要素环境,对重点企业实行“双砂源、双气源、双水源、双电源”供应保障。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国调战新基金和15亿元的皖能碳中和产业并购基金,建立产业链金融服务“1+1+2+N”机制。探索实行新能源项目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累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4亿元。
特别声明:本文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差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光伏1002023-12-02 13:46:00
-
最新加入光伏品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