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光伏产业站在科技创新前沿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2024年经济工作定调。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并提出九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代表,在本次会议上备受关注。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光伏产业链的技术迭代和生产力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虽然我国光伏发电已迈入跃升式发展新阶段,但今年以来,行业面临产能供需失衡、低价中标、新型贸易壁垒等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光伏行业产能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发展正常范围。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引导合理布局,稳步推进产业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此外,多家光伏行业头部厂商也集体发声称“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行业内专家认为,“大众认为的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格意义上来说主要是P型电池组件的落后产能的结构性过剩,但更高理论极限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仍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
降本增效与科技创新是光伏电池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在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的同时,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并逐步实现对传统能源的平稳过渡替代。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今年11月的光伏产业大会上表示,“过去十年间,全行业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将光伏从‘垃圾电’变成‘清洁电’,成本降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2-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估算,2022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18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平准发电成本均已降至0.18元/kWh。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光伏组件价格较去年下降40%,同时N型组件较P型组件有3%~8%的发电量增益。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已实现低于0.2元/kWh,较传统能源更具成本优势。
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光伏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引也将进一步激发光伏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差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光伏1002023-12-15 16:27:00
-
最新加入光伏品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