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光热“十四五”规模化发展青海组织竞争配置一批光热一体化项目
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工质来驱动汽轮机发电的技术。它具有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是替代传统能源、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发展途径。青海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在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之间,位居全国第二。青海还拥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可供新能源开发,其中柴达木盆地土地平整度较高。此外,青海的光热发电关键材料熔盐资源居全国首位,使其在光热发电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建成了首批67万千瓦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其中青海建成的2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与甘肃并列)。其中海西州建成了16万千瓦的光热发电项目,海南州建成了5万千瓦的项目。同时,青海还建成了全国首座完全采用国产化核心技术的大型商业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填补了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空白。2021年和2022年,国家相继印发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累计安排了151万千瓦的光热发电容量,其中青海占8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总体来看,青海在光热发电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23年,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3〕28号),要求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光热发电重点省份积极推进光热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并在本地区的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同步推动光热发电项目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响应国家要求,缓解青海省夜间缺电问题,青海省能源局与相关部门近期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动“十四五”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发展的通知》,从规划布局、竞争配置、要素保障、电价支持、市场参与、项目管理、调度运营和生态效率等八个方面对青海省内光热发电的规模化发展进行了制度化安排。
下一步,青海省能源局将严格贯彻执行光热发电政策要求,协调光热与光伏发电规划布局,合理预留和布局光热发电场址。同时,组织竞争配置一批光热一体化项目,推动光热发电在“十四五”期间的规模化发展,以降低光热发电成本。充分发挥光热电站的作用,进一步缓解青海省内的缺电问题和调峰能力不足,提高新能源利用比例,为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差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光伏1002023-07-26 09:30:00
-
最新加入光伏品牌 更多>>